移除 Instagram 三個月後的生活

涓 / Lynn Chang
涓|生活筆記
Published in
7 min readDec 18, 2021

--

Photo by Daniel Mingook Kim on Unsplash

為什麼決定移除 Instagram?

從今年年初開始漸漸地意識到每一次的發文都帶有討好別人的意圖。日常要做的事情、想做的事情,都帶有一個前提:「因為我想要發文,所以我去做這件事。」渴求獲得關注,打造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。

在今年九月的時候,某個 magic moment 突然覺得「因為我想要發文,所以我去做這件事」這樣的行為非常弔詭。

「為什麼我做一件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發文,而不是單純因為喜歡那件事?」

「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去做一些我其實不符合我所想的事,只是為了發文?」

「為什麼當我開心、難過、挫折,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要發一則 story?」

「明明沒發生什麼事,但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。 看完所有 story 和貼文後,沒來由覺得自己好差、沒來由感覺空虛。」

決定移除的重要原因來自於「自我價值感」受到了影響。我每天至少花 1–2 小時在 Instagram 上,我將時間投注在關注別人、關注自己是不是有被別人關注上。很明顯的,我的感受告訴我,這對提升自我價值感沒有用,而且還降低了,讓我習慣性地批判自己不夠好。

曾經有一個前輩跟我說過:

如果你一直用一樣的方式,就不能去到不一樣的未來。

所以在九月初時,我將 Instagram 正式從手機應用程式清單中移除。

移除 Instagram 後,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?

階段性習慣沒有 Instagram 的生活

年初時就有陸續實驗:「只在週末使用 Instagram,平日則將它給卸載。」

起初的確有一些戒斷症狀,例如像是午餐時間滑手機忍不住想看 story、等捷運時忍不住想看貼文、遇到有趣的事忍不住想發 story。

現在不發 story,會有什麼影響嗎?

不自覺腦袋就浮現了這個問題,答案是:「好像不會…」突然好像就沒那麼想發了。

還有另一個安裝問題,因為要重新安裝回來需要歷經:進入 App Store → 找到 Instagram → 等候下載完成 → 點擊輸入帳號密碼(我手機已無 Facebook App,所以即使使用 Facebook 登入還是要手動輸入帳密)。 整個過程太過麻煩,戒斷症狀也被懶惰給打敗。

幾次實驗下來後,確認自己對於卸載 Instagram 已無任何戒斷症狀。 但也還是接納自己仍有多數時刻為了想發文而做某些事,這已經是長年累積的行為習慣,我選擇不苛責自己。

全面性將 Instagram 踢出手機後的生活

  1. 一些原本擔心的問題:

「我會不會變得不知道身邊的朋友最近都在幹嘛?」

「我會不會跟大家變得沒有話題?」

「別人會不會不知道我最近在幹嘛?」

2. 這三件事是我當時最擔心的問題,但… 答案是:

  • 根本沒人注意到我已經沒在使用 Instagram (????
  • 想知道身邊的朋友最近都在幹嘛,透過主動邀約實體或線上聚會反而讓彼此關係更親近
  • 話題來自於分享日常做了哪些有趣的事,而不在你發了哪些貼文

3. 沒有 Instagram 後,讓做每一件事的目的回歸它的本質

我們為什麼看書? 為什麼去旅行? 為什麼運動?為什麼想極簡?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這個經驗:

看了一本書的其中一段話覺得很棒,所以上傳到 story,後來暫時放下書去做別的事。 過幾星期後,也沒再翻開繼續看那本書。

我以前很常這樣,幾次後莫名就有種不踏實的感覺。因為我並不是真的內化了那些內容,只是不自覺地想放上去分享(告訴別人我有在看書),但那些知識最後並沒有好好被我用上或紀錄下來。

練習做每件事都回歸它的本質,我想對於 1990 世代後的我們並不容易,做任何事時當下的觀眾只有你自己,而不是要給別人看時,對我們而言是陌生的感官體驗。

拿旅行當例子,以前可能想盡可能找好拍的地方,拍了就直接上傳,像在完成什麼任務一樣。但現在旅行你還是出發了,不是用為了上傳照片的視角,而是用你感覺到美好滿足的視角來欣賞沿途的人事物,儘管那對別人來說沒什麼。

這樣的轉變讓我感覺到生活變得更有質量。

4. 把空出來的時間,拿來傾聽心裡的聲音

重拾沉澱負面感覺的能力

Instagram 有時候就像奶嘴一樣,每當感到挫折、寂寞、難過、憤怒的時候,只要發一則 story 就好像會好過一點,因為可以收到很多的慰問和關心。但…事情好像還是沒有被好好的解決。

在這段期間,透過看書挖掘到以前從未意識到的問題:

  • 黑暗的自己是存在的

長期以來她都存在著,她懶惰、什麼事都不想做、不想要工作、沒有偉大的報負。但「理想我」一直以來都選擇壓抑她所發出的訊號,因為那不符合社會的期待,總在行事曆上安排各種任何對工作有益的事要做,久而久之形成一股無形的感覺頂在胸口。

不管明亮或黑暗,都是你。所以後來我把下班後的時間規劃給了黑暗的她,她可以什麼都不做或做任何想做的事,不需在乎是不是有效益,只管喜不喜歡。漸漸地理想我和黑暗的我,兩人形成從未有過的和諧。

  • 對金錢的恐懼

富爸爸・窮爸爸》裡面提到一個影響我的觀念:

「對金錢的恐懼把你推出門外去工作,欲望又召喚你。 工作只是這個長期問題的暫時解決辦法而已,不要因為害怕沒錢付帳單,就用起床工作這方法來解決問題。」

回頭想想自己、再看看身邊每個人的行動,有多少人所做的事不是因為金錢而驅動?

那麼在我們抵達財務自由目標之前,有限的收入下,可以怎麼不被恐懼支配,跟錢好好相處? 《跟錢好好相處》這本書裡面提到三個問題,我覺得影響我很深:

註:「生命活力」指的是你用時間所換來的金錢

「我在使用生命活力的同時,生命是否因此得到等量的充實、滿足?」

「使用生命活力時,是否跟自己的價值及人生目的一致?」

「如果不是為錢工作,你的消費型態會有怎樣的改變?」

當對自己的資產有一定的掌握後,會獲得一種篤定感及安心感。

富爸爸・窮爸爸》傳達不該被對金錢的恐懼支配你的行動,《跟錢好好相處》則有具體步驟教你如何衡量你的生命活力,擺脫負債、無痛降低支出,一步步邁向財務獨立的目標。是可以一起搭配閱讀的好書。

現在怎麼看三個月前移除 Instagram 的決定?

我覺得生活變得更踏實與富足了,如果非必要我想我不會再邀請 Instagram 加入我的人生。

從 <The Social Dilemma> 這部情境式紀錄片中,我意識到一件有點可怕的事情:

我們熟悉的科技巨頭像是:Google, Facebook, Pintrest, Instagram, LinkedIn 等,都在想辦法爭取更多你的注意力。為什麼? 因為當你在他們的服務上停留得越久,他們可以記錄越多你的行為資料,以更精確的預測行為結果推播廣告給你。 而他們則能從廣告商身上取得更多的利益,以利達成公司的商業目標 — 賺更多的錢。

Your mind v.s business goals

  • 我的世界觀取決於 Facebook & Instagram 餵給我什麼動態
  • 我在社群網路的人際交流取決於 Instagram 推薦哪個好友的動態給我

擷取幾段紀錄片中印象深刻的話:

「如果要讓企業賺更多錢,我們就要一直盯著螢幕,盯著廣告。而不是用那些時間過精彩的生活。」- Justin Rosenstin

「我們並不想用注意力擷取模型來對待人類;一個社會要健康,我們就必須揚棄這種有害的商業模式。… 我們可以要求廠商設計這些產品時加入人性元素,我們可以要求廠商不要把人當成可開採的資源…」- Tristan Harris

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裡,如果真的想過精彩的生活,我們應該將注意力的主導權拿回來,正視以下的問題:

- 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? 我想要的生活需要多少錢? 真的需要這麼多嗎?
- 我的時間投注在哪裡可以讓我感到滿足?
- 我的金錢花在哪裡可以和我的價值觀及人生目的一致?

以上這些問題我在 《跟錢好好相處》找到了我的答案。

奪回注意力的主導權並不容易,但我們應該逐漸著手開始。

--

--

涓 / Lynn Chang
涓|生活筆記

A software engineer who loves writing and cares about mental health and life meaning.